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频道 | 培训信息 | 农民天地 | 图书支馆 | 沙地文化 | 沙地课堂 | 资源下载 | 图片资源 | 访客留言 | 校校通 | 

您现在的位置: 萧山区新湾社区教育中心 >> 学校频道 >> 计划总结 >> 正文 今天是:
项目带动,全面推进成校各项工作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78    更新时间:2011-03-15    
        ★★★ 【字体:

项目带动,全面推进成校各项工作

                          ——新湾成校2010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尾之年,“十一五”期间萧山成人教育成绩斐然,并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借着东风,2010年新湾成校在区教育局、街道办事处正确领导、大力扶持下,学校重点工作转移到成校改革发展上,通过全体成校人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获得了不少荣誉;一是顺利通过浙江省示范性成校验收并挂牌;二是2010年度首次评为杭州市农民素质培训示范基地(全区1/8);三是所辖新湾图书支馆再次评为杭州市优秀基层点(全区1/4);四是《我与沙地》校本教材荣获杭州市第一届成人教育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市1/4);五是在“一镇一品”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基础上,我校的《学习化社会背景下街道教育文化综合体的建设与运行》实验项目在省级首批实验项目中立项(全区1/1);六是11月份经市教育局公开招标,我校《整合 聚合 融合——新湾街道教育文化综合体“三合一”的建设与运行》实验项目成功中标成为杭州市重点项目(全区1/1)。

一、回顾工作,总结经验,增强推进成人社区教育工作的信心。

一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组织实施区教育局提出的“一镇一品”社区教育品牌建设,围绕“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为新湾建设发展服务”的工作重点,以区、市、省三个实验项目为载体,推进了新湾成人(社区)教育的新一轮发展。

1、基地建设现代化领先。

今年4月,一座占地10亩,投资2000余万元兴建的新湾文化中心,经街道又投入150余万元装修教育办公用房2000余平方,交付新湾成校使用。新成校拥有一个可容纳1000多人的标准化大礼堂,现代化标准计算机房1个,标准化多媒体大教室3个,拥有会议室1个,多功能活动房2个,办公用房4个,还有大型电子屏、大型活动广场、豪华大厅等。同时,街道又投入30余万元,对成校所辖的萧山图书馆新湾支馆进行内部装修与设备添置,一个崭新的现代化镇街图书馆已经建成开放。

2、项目实施能力大提升。

2009年新湾成校响应萧山社区教育“一镇一品”建设的号召,结合本土文化特色,提出创建“沙地大课堂、文化大超市”的社区教育实验品牌。在此基础上,20104月,我校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学习化社会背景下街道教育文化综合体的建设与运行》有幸被列入省级首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11月,被萧山教育局推荐参加杭州市重点实验项目招标,我校《整合 聚合 融合——新湾街道教育文化综合体“三合一”的建设与运行》顺利中标,省市级二个实验项目均属本年度萧山唯一。我们希望通过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开展,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品质与生活品质,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为“大江东”城市化发展服务,为培育“新市民”服务。在近一年的建设中,已形成了“二大特色”。

(1)大型活动轰轰烈烈。

成校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实施方案,得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街道全民参与的大型活动已开展七项:

——20098月举行了新湾图书支馆开馆仪式,从街道、社区、各村、企事业单位、群众代表共400余人参加,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分别主持和讲话。

——200910月举行新湾街道“全民读书日”启动仪式暨中共萧山党史、萧山沙地文化史大型讲座,来自街道机关全体人员、村社区三委人员、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读者代表、学生代表共1000余人列会。

——201057-9日,萧山沙地文化展在萧山休博园会展中心开展并进行了“沙地文化寻访活动”授牌仪式,三天展览共吸引萧山各界人士2000余人前来参观。

——2010517日,萧山区首个文化广播站——新湾文化广播站正式揭牌启用,全街道各界干部群众500余人参加揭牌仪式并观看文艺演出。

——2010916日,萧山沙地文化研究会成立(会址设在新湾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三楼),原浙江省水利厅厅长钟世杰、原杭州市政协主席虞荣仁等萧山围垦的指挥者亲临现场并作重要讲话。今后,沙地文化研究会将成为专家学者和沙地文化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挖掘和丰富沙地文化的内涵,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沙地文化。同日,沙地文化研究会2010年年会会员大会召开,共收到年会论文30余篇,杭州市萧山区沙地文化研究会(2010)年会文集已编集成册。

——20101010日,新湾街道第二届沙地文化节暨全民运动会开幕。区领导裘超、周红英、朱云夫、张爱莲、汤金友出席开幕仪式。
  本次沙地文化节暨全民运动会
共有12项内容,包括成立萧山区沙地文化研究会,开展沙地记忆——围垦人物寻访活动,开展老少沙地行活动,萧报小记者与老一辈围垦人共同追寻围垦记忆、沙地文化大讲坛以及成立沙地文化纪念馆和沙地文化研究会等一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裘超宣布新湾街道第二届沙地文化节暨全民运动会开幕。
 ——2010928日,围垦纪念馆建成开放。一个占地三亩,以当年沙地人住舍----茅草屋为主要背景“围垦纪念馆”初具雏形,各种反映沙地人生活的实物收藏、收集工作正在进行中。

(2)专题活动有声有色。

——沙地大课堂与湘湖讲堂结缘,得到湘湖讲堂的大力支持,已开展“书香沙地”系列活动共十三次,大课堂进街道、进村(社区)、进学校、进幼儿园、进企业,累计现场参与听课或活动的学生、村民、街道、村干部、企业员工达6200余人次。

——与萧山日报合作围绕“风情沙地”,开设每周一期《沙地记忆 ---新湾沙地文化节·围垦人物寻访》专栏,共有12位围垦沙地建设见证者从不同角度重忆沙地风情。同时萧山历史文化丛书之〈沙地风情〉出版发行。

——充分利用萧山发生的事都能找到的网站、萧山人自己的论坛网站北干听风http://bbs.xs163.net/。北干听风开辟专题论坛:“围垦故事” ,通过网络媒体吸引更多人说说自已的围垦故事。至今已有1000多老沙地人或新沙地人参与,已发表〈沙地人物印象〉、《沙地精英》、《沙地杂蔬》等文章100余篇。

3、读书教育功能渐推进。

图书支馆作为开展“沙地大课堂 文化大超市”实验项目的日常、有效载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图书馆已逐渐成为传播沙地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新湾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双休日及课余时间的学习乐园。自开馆到今天的12个月时间里,已办借书卡2400张,借还书人次13222人,借还图书59508册,按新湾常住人口(含外来人口)2.5万计,办卡达每10人一张,借还人次达总人口一半多,借还图书量达人均2.4册。沙地大课堂与萧山图书馆湘湖讲堂结缘,得到湘湖讲堂的大力支持,已开展“书香沙地”系列活动共十三次,大课堂进街道、进村(社区)、进学校、进幼儿园、进企业,累计现场参与听课或活动的学生、村民、街道、村干部、企业员工达6200余人次。继09年之后,10年又被评为杭州市优秀基层服务点,多次受到萧山图书总馆的肯定。

4、各类培训教育齐发展。

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业余生活,培训学生各类兴趣爱好,今年暑期,开办少儿拉丁舞、硬笔书法、少儿绘画、剑桥英语(初级、中级班)、少儿写作等兴趣班,吸引200余青少年参与。独立组织成人培训且培训时间超过一周的项目有:实用人才培训280人,一户一岗低收入人群技能培训156人,妇女素质培训2106人,失业人员技能培训155人,预备劳动力培训137人,残疾人素质教育培训150人,会计考证培训130人。学历教育有本科129人,大专120人,老年电大10850人次,老年学校2100人次。其他短期培训或与其他部门合作的培训共42期参与人次11000多人。

以上小小成绩的取得,是区教育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大力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校职教工的辛劳和智慧,也体现了成校人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更坚定了我们推进成人(社区)教育新一轮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认清形势,把握未来,明确新湾成人(社区)教育的工作思路。

明年是“十二五”的起始之年,也是新湾成校新一轮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带动成校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成人(社区)教育在新的起点上有新的发展。

1、 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主动出击,不断提高“事做”的能力。

    无论从国家宏观政策还是老百姓需求看,成人教育还是社区教育都有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事在人为,成教工作好坏关键在人的思想认识,我们必须正确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积极主动找街道、社区、企业、市民要事做,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做事”能力。 

2、以社区实验项目带动成校全面工作,引领成人(社区)教育新一轮发展。

2011年可以说是新湾成校“项目年”,要以〈萧山区社区教育“一镇(街)一品”实施办法〉为指导,按照实验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好区一镇一品〈沙地大课堂 文化大超市〉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市重点实验项目整合聚合 融合——新湾街道教育文化综合体“三合一”的建设与运行》、省级项目学习化社会背景下街道教育文化综合体的建设与运行》,将学校各项工作融合到三个项目中并以项目拓展成校功能,引领成校新一轮发展。

3、 启动“双证制”培训工程,提高市民学历和技能。

在现有本科、大专学历教育的基础上,顺应国家对公民受教育年限的新要求,结合新湾特色产业和居民需求,先进行二个村组班试点,积极探索适合新湾实际的“双证制”培训模式。

4、调查摸底,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培训,为创建“和谐新湾”作贡献。

要学习宁围“万名农民进课堂”先进经验,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素质轮训,关注民意,提高村干部、全体农民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当今农村的热点、难点,如征地拆迁问题,通过对村干部、征迁对象的征地政策培训,有效缓解各种矛盾,改善干群关系,为创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

2010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里,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围绕新湾成校“项目年”开展各项工作,为新湾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