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频道 | 培训信息 | 农民天地 | 图书支馆 | 沙地文化 | 沙地课堂 | 资源下载 | 图片资源 | 访客留言 | 校校通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萧山区新湾社区教育中心 >> 图书支馆 >> 读者服务台 >> 正文 | 今天是: |
露天电影——“和谐春节”读书征文获奖作品展 | |||
作者:金鑫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69 更新时间:2014-04-29 |
|
||
露天电影 田野坪地上,一块白色大幕布,一台老式胶片放映机……虽然简陋,但承载了沙地人难忘而快乐的童年,这个回忆是幸福的。 ——题记 ——题记 今天,我们是否为寻觅幸福而深感苦恼?其实,幸福无处不在,随心而行便是幸福。它隐藏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心情里;嬉戏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心情里;它还残留在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闲适心情里。 感叹古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对于什么是幸福,据说有无数种答案,我对幸福也有一种理解—— 暑假里的某些日子,我总会拉着爷爷的手慢步去新湾文化中心的广场上,观看露天电影。“露天电影”不仅是爷爷儿时的回忆,还是沙地祖辈深藏心底的一种快乐的记忆。 记得那年暑假,村里的老长辈告诉我:新湾文化中心广场上将播放露天电影,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这“活“好像挺新鲜的,便约小伙伴与我一起去看看! 夜幕还没降临,爷爷带着我和小伙伴们已早早地到了新湾的文化中心。人们三三两两的,有的扶老携幼,有的自带着竹椅木凳,有的拿着莆扇……大家看上去都很开心。广场中间放了好多凳子,前面挂了很大一块幕布,后面有两台酷似相机,但又比相机大好多的玩意,旁边有两个叔叔正在忙碌,我想应该是工作人员,我就跑过去问,叔叔告诉我:“这个放电影的设备,一个是读带机,一个是投影仪。把录像带放进读带机,通过投影仪就能把内容投到前面幕布上。”听了叔叔的话,我大致明白露天电影是怎么一个事了。我和爷爷挑了一个位置坐下来,等待电影的开始。爷爷则跟旁边的同龄人一起絮叨着他们儿时的记忆:小时候,他们觉得最幸福的时光就是看露天电影。在空旷的田野坪地上,可以在两棵大树间拉一块四方形的白色大幕布,再由放映员用那种老式的机子播放影片…… 随着幕布旁边两个音箱发出“噔、噔、噔……”的声音之后电影开演了,《铁道游击队》五个黑色大字印在白布上。广场上顿时安静下来,大家聚精会神地盯着幕布,很快就进入了或喜或悲的剧情氛围。换胶片的时候,我们几个调皮的小孩子会钻到机器调皮前,在机器发出的那屡白光前做各种各样的手势,看着手势放大数倍成像于宽大的屏幕上,发出惊奇的欢笑。晚风习习,吹拂人们的心田,抚去连日来的劳顿和疲惫。 在电视电脑已经普及的今天,人们对于露天电影还是如此的钟爱,我想这恐怕就是沙地人对露天电影的一种难解的情感吧! 接着好几年的暑假里,只要文化中心的广场有“露天电影”可看,我都不容错过。“露天电影”也是这片沙地上人们丰富生活的重要娱乐项目之一了。这普普通通的露天电影何以有其这样的生命力?其实是它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沙地文化,而文化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助推着这个社会不断前进。 然而,新湾这片沙地的每一个进步和变化,我们都可以看到沙地文化给予的影响。 今朝,文化广场上,一块白色大幕布,一个读带机,一个投影仪……爷孙俩一起看着露天电影,回忆并享受着简单而又幸福的沙地生活!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取回密码 | 友情链接 | 用户留言 | 管理登录 | | ||||
|